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文化传承、感恩教育”之《服饰手工艺》课程

来源:消费电子电芯测试    发布时间:2024-04-04 11:33:41

  《服饰手工艺》课程是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在课程教学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具有专业的广度是时装学院各专业的人才教育培训目标,这要求学生既要有手工艺技能的拓展和支持,也要有服饰手工艺文化的底蕴。由于服饰手工艺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因此本课程分为结艺、刺绣工艺、钩针棒针工艺等3个方向,任课教师可自选其中一个方向进行教学。

  本次的课程思政案例针对的是结艺方向。结艺承载着非物质遗产的传承功能,因此我们将其作为课程思政的一个切入点,将特定节日与结艺相结合融入到思政课程设计中。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用色彩原理、服装风格进行创意设计并使用各类材料和制作手法完成结艺服饰配件。

  《服饰手工艺》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我国以中国结为代表的优秀文化遗产,从而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在此基础之上,要求学生结合节日文化进行多元化设计。

  1. 密切结合本课程的专业特点和内容做思政教学设计,杜绝教条主义,将思政元素和专业元素融合在一起,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2.思政元素在课程中的合理运用能促使学生向主动体验和积极实践转变,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深化与拓展,进而达到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目的。

  (1)文化溯源:了解中国结的起源、历史和各种结饰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培育学生对优秀的中华民间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坚持,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中国结,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的一种体现)。中国结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最终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

  (2)感恩教育:在母亲节、父亲节到来之际,给家中女性、男性长辈做绳结小礼物,并撰写感谢信一封,并和长辈合影一张(防疫期间的作业),从而培育学生的感恩之心。(下图为学生给母亲做的节日礼物)

  (1)在超星学习通课程平台建课《服饰手工艺》,教学视频43个,ppt课件2个,图片资料50张。

  在2020年的疫情形势下,课程考核的主题为 “结绳为礼,致敬白衣天使”。要求学生结合端午节主题,为宁波援鄂的医护人员设计并制作结艺服饰品或者其他结艺饰品一件。120名学生制作暖心的中国结小礼物并附上感谢信,赠送给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宁波李惠利医院、鄞州人民医院、宁波第六医院在疫情期间驰援武汉的80名医护人员,感谢他们白衣执甲,逆行出征。

  这个献爱心的特殊作业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起到了精神洗礼的作用。为了让白衣天使们能够收到一份精致的礼物,大部分同学反复修改自己的作品,力求完美,50%以上的同学完成了2倍以上的产品数量,而且坚持手工制作贺卡,手写感谢信,献出了满满的爱心。同学们在弘扬中国五千年绳结文化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援鄂医护人员深深的敬意。

  在以后的课程教学中,这种教学评价可以针对不一样的对象继续实施,例如特警队、交警队、养老院、环卫工人等,具有可推广性。

  “一直不好意思对妈妈说肉麻的话,通过这门课程让我终于有了机会,没想到妈妈在收到礼物和信之后非常激动!我也很高兴表达出了自己对妈妈的爱!”

  “我的阿姨也是一名医护人员,我在给医护人员做礼物的时候,我心里想得是我要认真做好作品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我认为这个活动特别有意义,我足足做了5件礼物!而且我为了做礼物,自学了好多个制作手法,好有成就感啊!”

  端午节来临之前,礼物送到了援鄂医护人员的手中。鄞州人民医院的援鄂医护人员表示:谢谢对医务工作的认可,有你们的理解与支持,我们的工作一定会越干越有劲,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最优的医疗和护理质量!

  第六医院的援鄂护士长崔老师收到礼物非常感动,她说,感谢老师和孩子们对他们工作的支持和理解,这些信让她再次回忆起在前线奋战的时光,让她再次感受到温暖和力量,她们将激励队员们继续在各自的岗位上奋斗,在工作中成长。

  原标题:《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文化传承、感恩教育”之《服饰手工艺》课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回到顶部